嘉宾
张合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
罗必良 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王晓庆 水木数字农业科技集团董事长
甘元田 湖南省浏阳市南川河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新宁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锚定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增强、生产领域的大幅拓展、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生产韧性的大幅提高、生产收益的大幅增效等几个基本目标。
“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词,它既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也包含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在部署各项工作时,都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重要位置。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农经观察”第50期会商会议,围绕“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展开多角度讨论。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怎样的特殊性?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如何推动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本期对话邀请张合成、罗必良、王晓庆、甘元田等专家和一线实践者展开交流讨论。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新质生产力标志着生产力的质变与跃迁,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探索与遵循,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样要遵循这个大逻辑。您认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遵循哪些普遍规律?
张合成
张合成: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三新一高”理论框架下去推进。其次,把握新质生产力质态的原创性要求,一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不是革命性的、跃升的,就不能定义为新质;二是要素创新性配置,传统的要素配置方法不能催生新质生产力;三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到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要遵循这样的规律:一是质变的先导性,一定不是量变,而是以质变为判断标准;二是集成的系统性,也就是生产关系的系统性;三是创新的连续性,而不是偶尔的发现;四是产业的稳定性,没有稳定产生效益的产业尚不能构成新质生产力。
罗必良
罗必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第四次产业技术革命,新质生产力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农业发展进程,农业产业也由原来物质短缺时代更多追求农产品的数量增长,转向多样化的功能性拓展与结构性转型升级。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核在于,以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等手段,提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农业要素优化组合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旨在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加快推进农业深度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无论从历史的维度,还是从现实实践的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景都是十分广阔的。您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哪些特征,其目标定位是怎样的?
罗必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以高素质劳动力为主体特征,以颠覆性创新为技术特征,以多要素渗透融合为配置特征,以农业边界突破与产业链条延伸为结构性特征,以数智化和绿色化转型为形态特征。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锚定几个基本目标,一是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增强,通过培育新型劳动力、更新劳动工具和拓展劳动力对象,着力夯实农业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功能。二是生产领域的大幅拓展,利用新技术开发更广阔的国土资源,生产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为保障食物安全来突破农业的可能性边界。三是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通过技术创新着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激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潜力。四是生产韧性的大幅提高,以绿色高效要素确保资源环境的绿色可持续,以智能科技应对气候与灾害冲击,以先进种业科技应对生物安全。五是生产收益的大幅增效,利用新技术,创新新模式,发展新业态,深度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与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合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一要有高科技特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按照我国的国情农情建立完整有效的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三大体系,汇聚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二要有高效能特征。突出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表现,培育壮大种、肥、药、饲、疫等生物生产,农机、表型、监测、传感器等智慧装备,生态产业化与废弃物资源化为主体的绿色低碳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三要有高质量特征。表现为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土地改良、垂直空间、戈壁农业、海洋牧场等要素资源拓展,提升改造种植、畜牧、水产、林业,解决小农户、小田块、小农资、小企业适应性问题,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国家食物安全、耕地压力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技术创新、效率改善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尤其是要处理好生产力发展与小农发展的关系
主持人: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指引。您认为,在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怎样的特殊性?
张合成:在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看到特殊规律性:一是农业领域的长周期性与技术变革的革命性的关系。二是农业的低效益与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要素的单向流动导致市场配置有难度。三是农业多重风险导致的不稳定性。四是农业的传统属性与培育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难度。新质生产力既面向新兴产业,又要布局未来产业,而农业传统产业的性质决定着这两方面都有难度,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五是国情农情特点和高素质劳动主体的关系构建。在大国小农的国情下,小农户、小企业怎样创造出变革技术。最后,要坚定信心,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已经催生了一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气所在。
罗必良:多种因素所构成的基本国情与农情,决定了我国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特殊性。人口总量大决定了农业的供给安全导向,资源约束紧决定了农业的绿色集约导向,地域空间广决定了农业的多功能导向,不确定性大决定了农业的韧性建设导向,小农户主体弱决定了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导向。因此,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处理好国家食物安全、耕地压力与生态安全的关系,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大国土观、大农业观;必须处理好技术创新、效率改善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拓展农业的生产边界与功能空间,以应对不确定性,确保风险最小化。尤其是要处理好生产力发展与小农发展的关系,既要提升颠覆性农业技术创新与小农的兼容性,也要提升农业要素创新性配置与小农的兼容性,在有效组织小农的基础上,强化迂回性投资与社会化服务,将小农融入新质生产力和农业高质量的发展进程中。
王晓庆
王晓庆:新质生产力发生变革的核心是新技术、新的人口结构和新消费场景带来的产业升级模式。比如目前的基因研究、装备制造、自动化管控、数字模型等新变化,已进入到大众可以消费的阶段,而消费者对更健康、更安全食品的需求,也会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农业新质生产力应该具备技术程度更高、人力更少、劳动效率更高、从业者收入更高、农产品性价比更高、整体产业链更加绿色低碳、损耗更少等特征。
主持人: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您认为,当前在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哪些短板和瓶颈?
王晓庆:我们在与科研院所合作的过程中显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做基础研究,而科研院所更多在做企业应用,出现了角色错位,发挥不了各自的最大优势。另外,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时,往往需要先立项、再打款才能启动项目,对企业来说负担很重。企业的具体研究项目都具有特定作用,比如农业灌溉领域管道的研究与应用,管道外部是白色的,内部是黑色的,这样不容易在太阳光照射下升温,内部不容易出绿苔。我们希望在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大环境下坚守初心和本位,把每一项细节工作做好。
甘元田
甘元田:以我们农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现有社员33756户,年出栏生猪3000万头以上,以合作社为组织平台,开展生猪养殖、经营、管理、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以前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现在慢慢向“消费者+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的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社模式转变。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如果把一个县作为一个单位,就存在一些瓶颈,一是政产学研银企没能很好地联合,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消费方面也没能融合发展,达不到共赢共富的效果;二是一些企业的大局意识、区域品牌意识还不够,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平台+新质生产力”赋能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消费者,实现共创共建共享,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张合成: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这些短板。一是科技进步主体不够稳定。一些经营主体与市场主体的地位尚未明确,科研单位分类纷繁复杂,一种分类一套制度,制度与制度之间存在差异和壁垒。二是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农业科技具有季节性、公共性、基础性、长期性等特征,农业科学研究也具有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就需要尊重农业科技人员劳动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三是农业要素投入强度不够,农业科技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资本、地方、企业科技投入水平较低。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在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出现新瓶装旧酒、新鞋走老路、两个轮子不同步、看不见小农户和小企业等倾向性问题
主持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您认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注意哪些问题?
罗必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以农业技术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为核心线索的战略部署与政策支持。一要加强关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二要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三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四要加强农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在实践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农业企业家队伍建设。五要加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没有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科技进步会大打折扣。
张合成: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出现一些倾向性问题。一是新瓶装旧酒,也就是贴标签,认为在新质生产力里面加农业两个字就是农业新质生产力。二是新鞋老走路,新质生产力一定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崭新的,需要在理论界深化研究。三是两个轮子不同步,要找到造成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根源。创新是技术和改革双轮驱动,包括国家创新体系的设计,需要深入研究,认识到其堵点、难点、痛点究竟在哪里。四是看不见小农户和小企业。说到高素质劳动者,只看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人才力量和国家工匠。要知道,小农户和小企业是我们的主体,没有小农户和小企业,就没有科技进步的载体。
王晓庆:农业新质生产力除了劳动力、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我认为还应该再增加一个要素,也就是大自然。在农业领域增加自然要素,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此构建出农业的生态价值计量,让农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价格更优、品质更好、收益更高。因为农业不是纯经济项目,农业考核标准包括品质、成本、产量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层面,单算经济效益是不全面的,因此要重视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价值。当下各个地方都在推进农业的生态价值计量,包括农业碳汇的方法学开发以及交易等,以期最大程度地把生态价值考虑进来。
主持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重在统筹谋划,要把握科学的方式方法。对于推动农业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您有哪些建议?
张合成: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的生产力发展模式。按照这个思路,推动农业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首先要摆脱资源开发无序扩张和粗放型经济,优先推进技术革命性变革与应用。其次要推进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实现人、地、资金、技术、网络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通。再次要尽快研究解决生产关系的适应性问题,实现生产力诸要素组合方式的跃升,这种跃升不是一般性的渐进性推动,而是主要靠深化改革来推动。最后要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的认识,推动对小农户、小农资、小粮贩、小企业,以及对要素、资源、服务的优化配置再认识再创新。
罗必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走农业绿色高效发展之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一是面向全球未来农业产业高地,实施“未来农业科技行动计划”,在合成生物学、生物制造、数字农业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成果。二是面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新兴产业科技行动计划”,构建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优质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是面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态势,实施“农业数字化生产力行动计划”,重点部署现代数字种业发展工程、畜禽养殖管理智能化工程、智慧农机发展工程等。四是面向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布局,实施“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重点部署山地农业、海洋农业、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等科技领域。五是面向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实施“新型农业劳动者与经营主体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六是面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全面振兴科技行动计划”,并进一步延伸到营养健康、医学和公共卫生、生态文明、农业文化等新领域与新业态。
甘元田:建议完善农业领域的组织体系建设。因为农业领域的管理者、服务者,不仅为老百姓提供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行情的预警服务,还可以推动组织体系与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在产业的发展方向上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消费为中心,将生产链、产业链、生态链的模式推广到林牧副渔等更多领域。进一步来讲,还要引导农业领域的组织体系向数字经济平台发展,使其产生更多增值服务,调动更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主持人:当前,农业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初具雏形,并展示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请您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实践进展。
甘元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只是生产产品、提升生产者的素质,还需要用科技赋能,在生产过程、管理、服务等多方面提质增效,这些都做到位以后才能产生品牌效应,形成大家共同认可的理念和组织平台。比如,合作社每月周一到周五通过平台发布信息,合作社与社员点对点分享;引导社员规避风险,采取适时补栏出栏等措施,看准行情合理利用价格差增加收入;多方面联系企业为社员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要求企业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以及生物安全防控知识的培训。
王晓庆:举例来说,产业融合把工业技术注入到农业,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合现代化的互联网和数字营销方式,形成新的经营模式。同时,我们努力改进和完善农业碳汇的方式方法,包括碳核查、碳计量,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比如,蔬菜最佳的生产温度是15-30℃,一旦能源成本大幅上涨,生产设施增温就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所以我们探索了其他路径,在发电厂、煤化工、钢铁厂、水泥厂和污水处理厂等里建蔬菜工厂。
主持人:推进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件大事、要事、新事,任务是繁重的,但前景也是广阔的,要下足力气、把准方向、做实抓手。既需要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准确把握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三个特征的逻辑关系,也要认清我国农业仍然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现实问题,着力提升前沿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具备交叉学科素养、掌握前沿科技的高素质创新性涉农人才,还要不断拓展农业边界,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引领农业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创新发展。通过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变革发展、提升生产力动能,全面提升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水平,加快推动农业强国建设。感谢四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带来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