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院,首次作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2018年6月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再次强调:“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让农业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
科研与生产“两张皮”,曾是阻碍农业科技展翅高飞的痼疾。近年来,我院坚持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总战略,以破解科研生产“两张皮”为着力点,以“推倒四面墙、迎来八面风”为总基调,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有力打通科研和生产转移转化通道,把论文写在希望田野,把成果送到千家万户。
一、坚持需求导向,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和企业
要让“两张皮”粘起来,科研就必须同农业生产的实际结合起来。我院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坚持“四个面向”调整科技创新的重点和方向,将“三个突破”示范县(市)作为科研主战场、主阵地,从学科布局到团队建设,从选题立项到研发推广,更精准地聚焦产业需求、农民需要,让“高大上”的科研更接广袤农田的“地气”。
一是调整科研创新方向。在开展山东农业科技产业需求大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世界眼光、中国视野、山东特色”进行学科和团队改革。加强学科整合。针对部分学科规模过小、分散重复设置、职责交叉重叠等突出问题,对小麦、水稻、花卉、棉花等24个学科重新优化组合,把相同相近学科集中到同一单位做大做强。优化学科布局。按照资源配置“一盘棋”和学科融合“一体化”的原则重塑全院学科团队,按照卓越、优势、特色、新兴四个层次建设八大学科群87个创新团队,新组建经济作物研究所、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茶叶研究所、休闲农业研究所等研究单位,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农业大数据研究院、乡村人才学院和规划设计院,构建起学科门类全、支撑产业强、协同创新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行“大团队”建设。取消研究室建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面向全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撑的大团队,打破所之间、团队之间壁垒,科研人员可以在院内自由流动。首创“五权下放”团队管理模式。按照“应放尽放、减无可减、放无可放”原则,赋予首席专家团队“组阁权”、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经费“支配权”、科研绩效“分配权”和引进人才“选择权”。把科研人员“按”在地里。响应“科研人才都应该到生产主战场上去”号召,引导科研人员跳出实验室“一亩三分地”,奔赴乡村振兴主战场,把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搬到“三个突破”示范县(市),实现科研源自生产、服务生产。
二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针对农业科研资源分散、共享不够问题,推进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基地建设,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省院与地市分院协同发展。采取省市共建模式,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合体,实现省院对各地市分院在科研布局、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高效统筹。组建虚拟研究中心。跨学科、跨团队、跨单位集成各行各业的院内外专家组建研发团队、研究中心,围绕全产业链部署课题,共同研究制约山东农业发展的关键共性和“卡脖子”技术问题,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创新体系,目前已成立葱姜蒜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等13个虚拟研究中心。创新实践“链长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粮食、蔬菜、果树、畜牧等24个产业链开展联合攻关和系统集成组装,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实现工作聚焦、要素聚集、产业集群,形成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合力。改革科研要素保障体系。建立科研仪器设备统购共享机制,对各所所需的科研仪器、试验耗材由全院统一招标、统一购置、统一管理,实现院内仪器设备共享共用。积极推进基地一体化改革、招投标一体化改革、行政后勤一体化改革,实现科研要素高效有序配置。
三是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创新揭榜挂帅制度。践行“市场主体出题、科研单位答题”,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主动融入农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在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率先主动面向社会公开寻榜张榜揭榜农业科技难题,揭榜的97项农业产业科技难题项目经费达1.32亿元。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瞄准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及的13个特色农产品及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了7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当地产业存在的堵点、难点开展研究,边研究边推广,边创新边转化,组建了100多个联合创新团队扎根产研院开展协同攻关,转化落地我院原有成熟技术成果200余项次,帮助企业新增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建立“利益共同体”模式。鼓励科研人员用资金、技术、品种权入股,与企业、合作社、农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28位专家已与2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乡村振兴利益共同体”合作协议。推进团队市场化改革,将一部分团队推向市场,与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探索建设混合所有制的新型研发机构,玉米所研究团队已与登海种业共建实质性科研创新联合体。
二、坚持深化改革,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创新绝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必须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2020年以来,我院将成果转化进一步明确为主责主业,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将“转化富院”作为“十四五”规划“五五五”战略之一,构建规范、合理、顺畅的成果转化工作体系,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2020年,全院成果转化实际到账金额1.35亿元,比2019年增长80%。
一是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实现“有的转”。坚持统一指挥、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统一管理,进行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按照“理论成果技术化、技术成果产品化、产品成果产业化”的要求,组织专业成果转化团队,在科研项目立项之初就介入,着力培育一批具有重大经济效益潜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成果。充分发挥我院现有基地、平台作用,依托济阳基地、东营基地等建设多处中试熟化基地,提升展示、孵化功能。
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实现“有地转”。在省级层面建立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在市级层面,依托各分院建设17处成果转移转化分中心,在县级层面建设县域工作站,构建纵向联动、横向联通的“省-市-县”三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连续两年举办我省农业科技成果秋季成果拍卖会,敲响了山东农业科技成果拍卖“第一槌”,两次拍卖会总金额均过亿元,其中七项成果拍卖过千万元。拍卖会既为科研人员辛勤培育的成果找到一个好“婆家”,又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三是组建专兼职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实现“有人转”。由3名技术经理人、25名兼职技术经纪人及院属单位84名专职人员组建我院成果转化队伍。全程服务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引进一批懂金融、法律、营销、宣传等特长的专业型人才,组建了我省第一支农业科技成果技术经理人队伍。院所均成立专门成果转化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同时坚持引育结合,培育一批熟悉农业科研、了解市场行情、具备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实现“有路转”。将“先转化,后奖励”变为“先赋权,后转化”。争取到全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改革试点名额,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鼓励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协商确定持股比例,依法享受分红。首次提出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制。由行业专家对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价值评估,并以价值评估为基数进行转化,准确体现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助力更多优秀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出来。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出台我院关于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意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
五是建立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实现“有劲转”。界定收益分配权限与比例。充分保障成果完成人和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合法权益,明确成果转化收益的94%奖励团队和相关作出重要贡献人员。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专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实行直报制度,出台的破“四唯”十条明确规定,单项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一次转让过千万的直升正高。在2021年岗位竞聘中,3名科研人员通过“主持研发的单项科技成果转化到账经费100万元及以上”成功晋升副研究员。
三、坚持提高服务效能,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
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增加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加强供需对接为着力点,以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能为目标,推进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创新,强化高校与科研院所服务功能。我院改过去“单点出击、各自为战”,为“握指成拳、重点突破”,以实施“三个突破”战略为总抓手,通过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打通科研与生产相连的“最后一公里”,使更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业科技成果,走入寻常百姓家,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三个突破”战略实施一年多来,在三个示范县(市)共推动270项次自有项目落地示范县(市),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00项次,直接投入资金2246万元,实现直接经济效益5.42亿元。
一是畅通服务渠道。打造“舜耕科技”服务品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做贡献”实践活动,在全院组建23个“舜耕科技”服务团,以“集团军”作战形式开展“我为三农做贡献”“我为老区人民做贡献”活动,让更多科研专家沉下去、科技成果落下去,实现翅膀动起来飞起来。面向全省开展各类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等活动1600余场次,推广“四新”科技成果2000多项次,精准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0多家,直接培训指导乡土人才2.8万余人次。探索实施省市院一体化合作机制改革。整合省市科研力量,联合省市县农技推广中心,共同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县(市)、示范园区、示范基地,把科研创新试验田、技术推广示范田、产业发展样板田统一起来,实现“三田合一”。探索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引导大型龙头企业进入“三个突破”示范县(市)开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山东种业集团在三个示范县(市)均成立“智科农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司,大型农机企业投资入股郓城农民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鼓励科研人员牵头组建农业服务公司,为农业全过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
二是深化“科教兴村”。加强乡村人才培训。在“三个突破”示范县(市)成立乡村人才学院分院,以“请进城”办培训班、“走下乡”田间指导、“线上推”搞云课堂等多种方式,面向村居广大乡村本土人才及各类支农助农人才,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培训乡村人才1.8万人次,有力提高科技素质和促进农民致富。探索“包村制”模式。在处所一把手帮包村的基础上,开展“百名首席兴百村(企)”活动,知名专家与帮包村建立长期联系,建立48处农科专家工作室,“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打造“一村一品”“一所一园”。
三是开展“云端服务”。建立舜耕科技一键帮服务平台。打造出山东首个农业专家“1对1”科技服务平台,小麦、玉米、花生等48个农业产业、近700位高层次专家入驻,提供全天候“1对1”科技服务,实现专家在线服务不打烊。开设云端课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联合山东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开设“战疫情、战春耕——山东12396线上课堂”,我院专家在实验室、试验田开展线上教学20期,直播点击量近1000万人次,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农业技术培训服务推广的重要抓手,为农民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提供更权威、更精准、更贴心的指导服务。
四是以“科技背书”撬动金融资本。通过有效的科技保障体系,吸引聚集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登台唱戏”,汇聚起支持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引导工商资本投资设施农业,在费县与山东土发集团全面合作,与新主体、村集体和农户共同探索“按揭农业”发展模式。引导金融资本为农户贷款授信,我院芦笋创新团队在郓城与工商银行郓城支行签订协议,为李集镇芦笋订单种植户成功授信,解决普惠金融农户贷款难问题。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 李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