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3年度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认定名单的通知》,共认定30个联盟,为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科研资源集聚、协同创新机制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提供了经验。本期,我们将与读者分享10个标杆联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企业等11家单位共同成立的国家智能农业机器人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果园、温室、畜牧等多个应用场景中形成了一批可拓展的软、硬件农业智能产品,如食用菌自动采摘机器人、茭白自动分级分拣装备、生猪疫苗机器人等,并积极开展示范应用。
作为食用菌行业领军企业,“隆宸”双孢菇日均销量达10吨,在长三角地区市场占有率近20%。“人工采摘食用菌成本很高,但采收不及时或采摘不规范会造成50%以上的损失,用工多、招工难一直是我们公司生产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浙江隆宸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在联盟组建初期,隆宸就积极申请加入。如今,国内首台24小时双孢菇自动采摘机器人已研制成功。经过3轮迭代,该机器人目前能够实现双臂联动采摘,采摘单个蘑菇的耗时仅需2秒。食用菌自动采摘机器人能够沿着菇床自主移动,“观察”菇床上的蘑菇是否成熟,并感知蘑菇的位置、姿态等信息,然后再“伸手”去采摘蘑菇。值得注意的是,食用菌自动采摘机器人的“手”不是类人手的夹爪,而是一个仿生柔性吸盘。为了减少食用菌采摘过程中对菌盖的损伤,联盟的技术团队研发了这个真空负压仿生吸盘作为执行器末端结构,实现食用菌的无损采摘。除了这台像小车一样的食用菌自动采摘机器人本体,菇床周围还搭建了自动换层上下架、自动充电以及随动收集等工厂化配套装置。有了这些配套装置,食用菌菇房可完成自主接料、跨层、充电,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作业。
联盟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信息技术事业部主任柴秀娟表示,只有不断拓展联盟成果的应用场景,持续推动科企融合、优势互补,才能促进中国智能农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服务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