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概况:
2017年4月15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牵头,联合全国水稻领域优势科研院所及高校、推广单位、种业公司、米业企业共42家单位,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组建了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协同联盟(以下简称水稻联盟)。
要解决的产业问题:
一是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面临“四大瓶颈”,即物质装备、生产模式、发展条件以及生产主体,特别是缺乏适合双季稻种植的育插秧成熟技术及相应的农机具,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
二是优质品种技术不配套,丰产与优质高效难以协同形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稻米需求越来越大,但优质稻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低,且单产水平不高,优质稻生产难以做到高产高效。
发展目标:
水稻联盟以优质品种为载体,以良种良法配套为主线,通过关键技术链式创新、核心技术整合优化、综合技术配套集成,将区域化适宜品种筛选与现代化轻简绿色栽培技术和新型种植模式研究相结合,破解水稻提质增效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优质品种技术不配套、丰产与优质高效难以协同形成的难题,全面提升我国水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任务与成效:
从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出发,重点瞄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要求,以“提质增效”和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为目标,针对我国不同稻区水稻提质增效和绿色生产的需求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整合成立高产优质新品种研发、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研发、区域技术集成与示范三大创新团队,以水稻优质品种,绿色、轻简栽培技术及稻米精深加工技术为支撑,在浙江、江西、湖北、黑龙江等地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十余个,开展了早稻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插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双季超级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虾稻共作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创新任务,着力破解水稻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优质品种技术不配套、丰产与优质高效难以协同,增产与增效增收难以同步的难题,在推进水稻生产由增产转向提质转变,提升水稻生产供给体系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水稻经济混养技术模式,提高水稻种植综合经济效益,提高水稻生产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联盟工作成效显著,为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水稻联盟理事长:程式华
水稻联盟秘书长:罗 炬 1537206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