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1. 当前位置:
  2. 联盟动态 >
  3. 工作动态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吴兴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大型专访,畅谈东北三省一区科技联盟

时间 : 2017-03-24 来源 : 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 作者:   
【字体:

  2017年3月14日,东北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吴兴宏在北京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大型专访,畅谈东北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下简称联盟),就联盟的背景及意义、联盟中的创新之处、东北农业结构该如何调整、东北地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回答记者提问。

  专访前,吴兴宏院长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副总监勒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长春记者站副站长刘源源进行了访前讨论。

  吴兴宏院长详细介绍了联盟成立背景及定位,指出联盟可以更广泛的聚集区域内农业科技资源,承接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重大任务,加快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

  随后,吴兴宏院长在直播间与中国乡村之声农村科技节目主持人韩晓进行访谈。

  吴兴宏院长首先解答了主持人所提及的联盟创新任务及为农服务等问题,指出东北地区是平衡国家粮食市场和畜禽产品市场的“稳压器”和“蓄水池”,是中国的“战略粮仓”。但近年来的高投入、低产出导致粮农利润空间受严重挤压,东北地区亟需创新农业科技,降低种粮成本,优化种植结构,保障粮食产能。

  吴兴宏院长提出联盟可加速农业成果高效转化,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目标,并且可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加大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力争让农民能懂、会学、愿意做,实现生产源头可控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

  吴兴宏院长表示玉米结构调减,意味着资源要高效、土地要高产,玉米丰产高效技术研究就尤为重要,全程机械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技术,会更适应未来土地流转后的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种植,也是提高玉米竞争力的需求。

  秸秆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纽带。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区,每年可收集的玉米秸秆产量约为1.7亿吨,约占全国玉米秸秆资源的48%。但目前东北地区玉米秸秆约40%被废弃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联盟成立后,首项重点任务就聚焦在东北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依托联盟平台成立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针对东北地区秸秆资源利用率低,秸秆产业化发展缓慢,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不配套,效益不高等问题,以玉米秸秆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总目标,以“多元利用、农用优先”为原则,开展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用3-5年的时间,在东北地区形成布局合理,直接还田为主,多元利用并存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格局,实现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率达60%以上,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联盟理事长吴兴宏指出,秸秆资源利用的重点在东北,东北的重点在玉米。目前,在秸秆直接还田领域,吉林省农科院专家于2011年开始进行相关单项技术的研究,先后突破了秸秆深翻还田技术、秸秆快速腐解技术、机械化耕种技术及养分调控技术等关键单项技术,并根据区域生产特点与气候条件,构建了“以深翻还田为主,多元化并存”的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体系。在秸秆能源化领域,吉林省农科院以秸秆颗粒生产、生物质锅炉安装改造、户用沼气修建、有机肥生产有机结合组装在一起的“四位一体”的生态能源建设模式。彻底改变农村传统的用能方式,秸秆转化为农民冬季能源,沼气成为夏季农民用能主体,沼渣沼液成为生物肥厂优质原料,实现生产清洁化、能源一体化,环境生态化、生活优质化。

  最后吴兴宏院长说,在国家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联盟将会为更多的科研工作创建平台,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实惠,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