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盟

  1. 当前位置:
  2. 联盟名录 >
  3. 区域联盟

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时间 : 2016-06-17 来源 : 作者:   
【字体:

      2016年6月17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共同发起,联合京津冀地区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农企业等区域创新单位在京成立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目前成员单位已达72家。

 

       联盟宗旨:

       联盟旨在按照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聚集区域内现代农业科技资源,打造目标同向、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成果共享的区域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格局。坚持创新引领、需求驱动、目标导向的原则,围绕京津冀现代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和三农发展科技需求,开展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提升区域现代农业科技总体水平,科技引领与支撑区域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着力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

 

       主要任务:

       1. 开展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从京津冀区域整体出发,开展区域农业功能定位、农业产业布局、农业结构优化等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系列区域农业发展咨询报告和对策建议。

       2. 凝练重大科技需求与任务。对接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区域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科技需求,研究分析障碍区域农业协同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策划凝练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的支持。

       3. 联合开展科技创新攻关与成果转化。围绕区域三农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在都市农业、种业科技、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精品化生产、农业物联网、农业节水、农业农村信息化等领域,组织开展前沿性基础性科学研究、共性与关键技术研发、技术体系集成与成果转化等工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体系,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成果高效转化落地,提升区域现代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与支撑区域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构建科技合作、共享平台。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创新团队、共享科技条件资源、共同培养创新人才、成立创新合作基金等方式,构建开放、协同、畅通、共享的农业科技合作、共享平台,逐步建立资源、信息、成果、示范基地、人才队伍等科技资源共享的长效机制。

 

       建设成效:

       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具体指导下,联盟先后支持成立了农业资源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果蔬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盐碱地生态植被修复4个京津冀联合实验室和京津冀果树产业科技创新联盟1个分支联盟,联合组建了京津冀果蔬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设施蔬菜面源污染防控等多个高水平区域创新人才团队,共同推进实施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津冀设施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技术示范”等一批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进一步加强了与区域内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推广机构的合作,携手落实了承德分院、石家庄赵县科技创新基地、张北华大天路田园小镇、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深州京冀桃育种中心等一系列“政产学研用”的务实合作,打造了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为促进京津冀现代农业科技与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和全面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联盟成立以来,累计在河北沧州、唐山、天津武清等地示范推广杂交小麦80万亩、实现节水4000万吨,增产600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1.2亿元;在京津冀地区示范推广粮饲玉米1000多万亩、鲜食玉米400万亩、蔬菜新品种350余万亩、罗非鱼10.2万亩、疫苗3.95亿羽、生态景观草80万平米、涉农科技信息服务总数超过1100万人次。

 

       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李成贵

       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杨国航  010-51503181